Lighter 的 ETH 和 HL 的 XPL 都插针,如何避免大户操纵而被清算?
撰文:Jaleel 加六
《黑镜》最后一季的第一集《琼糟透了》的故事:女主随手点了「同意」,结果平台依据那份没人细看的用户协议,把她的日常「合法」做成了真人剧全球播放。
事实上,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用户协议。做 Perp 也是一样,清算规则就是这个赛道的「用户协议」。
它不性感不显眼,却非常非常重要。同一个代币,每一家交易平台有不同的深度,不同的 K 线走势,又有不同的清算机制,仓位的结果也完全不同。
今天的两个 perp dex 的例子就是很好的教材:同一时间,Binance 的盘前合约报价并未出现同等幅度波动的情况下,Hyperliquid 上的 XPL 价格在约 5 分钟里被拉到接近 +200% ;以及 lighter 上的 eth 价格插针到 5100 美元。
极端行情之下,有人欢喜有人愁。
短短一小时内,Hyperliquid 多只巨鲸通过推高价格清掉对手盘空单,合计获利近 3,800 万至 4,610 万美元;其中被广泛关注的 0xb9c…6801e 地址自 8 月 24 日起埋伏多单,在 5:35 的「扫簿」后,仅一分钟盈利约 1,600 万美元;HLP 在本次异动中净赚约 4.7 万美元。但空头就没这么幸运了,0x64a4 的 XPL 空头在几分钟内遭连环清算,损失约 200 万美元;0xC2Cb 的空头被全额清算,损失约 459 万美元。
与其说是这是一场「坏人的操纵」,更不如说这是清算制度与市场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给所有加密玩家新的一课:永远要关注深度和清算机制。
清算是如何产生的?在任何一家永续合约平台,都最先要明白的是:初始保证金(IM)和维持保证金(MM):IM 决定能开的最大杠杆;MM 是清算线,当账户权益(抵押金加未实现盈亏)跌破它,系统会接管仓位并进入清算流程。
接着是看价格。判定是否清算的价格不是最后一笔成交价,而是标记价(Mark)。它常由外部指数、语预言机与平台自有订单簿共同决定,并经过平滑与抗操纵处理;而指数价更接近纯外盘的加权现货参考;最新价(Last)是本平台的最近成交,容易受瞬时扫单操控价格。
所以当「账户权益 < 维持保证金」时,清算启动。但至于清算的细节,还是取决于平台自己的那套清算执行机制。
Hyperliquid:让市场吃掉清算单先看 Hyperliquid。Hyperliquid 的清算机制是:当账户权益跌破维持保证金(MM),系统优先把清算单直接打进订单簿,以市场化方式吃掉风险。
如果是大仓位(比如 >10 万 USDC),通常会先清 20%,然后冷却约 30 秒,再触发时就可能整仓处理。如果还清不掉、而且进一步恶化到更深阈值(例如权益低于 2/3×MM),就会触发后备清算,由社区化的 Liquidator Vault(HLP 组件)接管。为了保证「兜底能持续」,这一步很多情况下不退维持保证金。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