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闻

企业区块链的十年突围

撰文:jill,Espresso 首席战略官

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加密货币推特上有位用户前些天居然点开了领英,结果刷到了谷歌 Web3 负责人的帖子(居然还有这职位!?)。

帖子里透露了谷歌 Layer 1 区块链产品的一些细节(等等 —— 什么?),引得整个行业都一头雾水。

和大家不一样,我对谷歌搞 Layer 1 区块链这事并不意外。部分原因是我还记得 2015 到 2020 年那段 「狂热岁月」:从微软、阿里巴巴到摩根大通、LVMH,各大企业几乎都推出了自己的区块链。

说实话,客观来讲,那个时代的第一批区块链实验大多不了了之。这些区块链成了企业大厅里的 「象征性艺术装置」:客户和机构投资者路过时,能瞥见一点 「创新」 的影子,感受些许 「现代感」,但也就这样了;别停下,别多问。

到 2018 或 2019 年,企业区块链似乎要销声匿迹了,可后来 Facebook 冒出了区块链项目 Libra—— 唉,足足早了五年。受制于拜登政府的监管政策和对加密货币的谨慎态度,项目最终没能落地。但 2019 年扎克伯格宣布这一计划时,却点燃了新一轮 FOMO,从硅谷到首尔的科技公司纷纷跟进,企业区块链项目迎来了又一波热潮。

创新实验室的困境

如今,距离《财富》500 强企业的备忘录和董事会会议里首次出现 「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已经过去十年(没错,十年!)了。这些项目大多困在 「概念验证的炼狱」 里,没能真正投入生产。当然也有少数成功落地的案例(比如 Kakao 的 Layer 1 区块链 Kaia 就值得一提),但总体而言,多数项目都没能走出实验室。

「创新者的困境」 指的是:面对颠覆性技术时,大型老牌企业往往会被更灵活、无包袱的新兴企业抢占市场份额。提出这一概念的书籍 1997 年出版,恰逢互联网泡沫前夕,书中建议大企业设立类似初创公司的部门(通常叫 「创新实验室」),以防范这种风险。

过去十年里,企业高管们坚信,创新实验室能让他们免于被颠覆。这些实验室忙着给区块链代码的公共仓库 「换皮」,在测试环境里运行代码,而产出的大多是新闻稿。

过去几年里,不少高管可能都审视过这笔资源投入,纠结于要不要继续 「扮演创新者」,琢磨区块链是不是又一个科技泡沫(就像《创新者的困境》风靡 CEO 书桌后不久破裂的那次一样)。他们该关掉实验室承认失败?还是暂停实验,只留几个人悄悄捣鼓?又或者加倍投入,继续寻找能真正应用于业务的创新点?这成了创新实验室的困境。

苹果链

我不知道谷歌的 Layer 1 是前创新时代的遗留项目,还是全新项目;也不清楚它是已上线,还是仍在开发中(不过领英帖子提了句 「私有测试网」)。除了和芝商所这类企业合作伙伴发的新闻稿,关于它的信息少得可怜。我对谷歌的区块链业务其实一无所知。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

下一篇:没有了
« 上一篇
上一篇:加密项目回购成风,为什么只有 $HYPE 在涨?
下一篇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