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方必读:跟着释永信学如何通过群体心智做市场?
撰文:Jiayi
1981 年,16 岁的释永信进入了当时几乎被遗忘的少林寺。那时寺里只有 9 个和尚,靠种地和香火艰难度日。转折点出现在一年后: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电影引爆全国,古寺一夜之间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释永信精准捕捉到了这次「心智红利」。他没有发明功夫,也不是武艺最高强的那个,却完成了一次跨时代的品牌定位:他将「少林寺 = 中国功夫」的心智烙印,深植进了全球观众的脑海。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他系统整理武术典籍、推动表演出海、开展文化传播、打造商业授权,从一个宗教场所出发,把少林打造成了全球「功夫认知」的入口。更重要的是,这种认知并不止于「文化影响」,而最终变现为真金白银:门票、IP、地产、无形资产管理……认知成了生意的入口。
这,就是「群体心智」的力量:当你在用户脑海中留下明确、唯一的标签,你就有资格讲故事、定价格,并长期存在。
群体心智,与 Web3 项目的关系到底有多大?你可能会问:一个和尚在少林寺搞了四十年的品牌,有什么值得 Web3 项目学的?
我让你看释永信,不是因为他懂直播、讲文化 IP,而是因为他完成了一件几乎所有 Web3 项目都在努力却极少做到的事:在全球用户心中,绑定了一个关键词的定义权。
Web2 做的是业务,当然看市占率,即你的垂直赛道你的用户占比体量。因为传统商业无论是估值还是生意本身都离不开产品落地后在市场的直接竞争力。而 Web3 项目我个人认为:项目的「群体心智占有」作用大大超过「实战占有率」。
但「关注群体心智」不是一句空话,它贯穿了项目从 0 到 1 的每一个阶段,特别是 TGE 这个关键节点。TGE 之后有了流动性,项目的运行逻辑会彻底改变。你不再只是讲故事、拉关注,而是开始面对真实市场的定价、套利和博弈。这种转变非常剧烈,一旦准备不足,前期所有的热度和期待都可能在几天内迅速瓦解。
所以项目方必须提前思考:在 TGE 之前,你到底该抢占什么样的用户心智?该讲怎样的叙事?该把自己摆在用户脑海中的哪个位置?
接下来,我们分开细谈。
TGE 前,项目方该如何构建「群体心智」?对于大多数 Web3 项目而言,TGE 是第一次站上公开市场的舞台。但真正决定成败的,其实是在 TGE 之前。这个阶段,是你抢占用户心智的黄金窗口。它不仅关乎代币能否顺利上线,更关乎你能不能借助这次「集体注意力时刻」,在用户脑海中种下一个可被长期记住的认知标签。
你如何通过这段时间,把项目的定位讲清楚、信任打牢固、预期稳得住,决定了你能不能收获真正有价值的早期参与者。否则你等来的,可能不是启动,而是终结。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