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闻

火币成长学院|Hyperliquid 深度研报:新一代链上衍生品“流动性底座”的崛起

摘要

过去两年,去中心化衍生品赛道迎来爆发式增长。随着CeFi 的监管与信任危机不断显现,用户对于“高性能、透明、可验证”的链上衍生品平台需求快速上升。Hyperliquid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脱颖而出,以自研高性能链 + 全链上订单簿为核心,以“像中心化交易所一样快,但无需中心化信任”为愿景,逐步成为 DeFi 永续合约市场的绝对龙头。

2025 年中,Hyperliquid 已占据去中心化衍生品市场 70–80% 的份额,日均交易量高达数百亿美元,TVL 超过 20 亿美元,其代币 HYPE 市值一度跻身前十。社区甚至将其称为“链上版 Binance”。然而,Hyperliquid 并非仅仅追求交易规模,它的真正 ambition 是构建一个 跨链流动性基础设施,让用户从钱包端即可一键完成跨链入金、杠杆交易、结算出金。本研报将从以下几个维度全面分析 Hyperliquid:团队背景与组织结构、产品特色与交易形态、治理与制度设计、用户信任的基石、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对DEX营销的启示以及风险与挑战等进行重点分析

一、团队背景与组织结构

Hyperliquid 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源自其独特的团队构成与组织文化。与许多依赖庞大团队、海量融资的加密项目不同,Hyperliquid 自诞生之初就走出了一条“精干高效、技术驱动”的路径,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小团队的高执行力、工程基因和对社区所有权的坚持。

Hyperliquid 的创始人 Jeff Yan 拥有鲜明的量化与系统工程背景。他毕业于 哈佛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曾在全球顶尖高频交易公司 Hudson River Trading (HRT) 担任量化交易员。HRT 是华尔街高频交易的代表性机构,对技术延迟和系统性能有极致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中,Jeff 积累了对 超低延迟撮合系统、量化模型构建与市场微观结构的深刻理解。2018 年,他开始进入加密行业,最初探索的是如何将传统高频交易经验迁移到去中心化环境中。到 2022 年,他正式组建 Hyperliquid,带着明确的使命:打造一个 “将高频交易与链上机制结合”的高性能交易平台。与许多加密创业者不同,Jeff 并不热衷 BD 或资本运作,他坚信只有把资源集中到产品研发和系统迭代,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真正脱颖而出。这种以技术为核心的创业思路,奠定了 Hyperliquid 的发展基调,也决定了团队的整体基因——量化思维、系统工程导向以及对极致性能的执着追求。

Hyperliquid 的团队规模极为精简。据公开报道与社区估算,核心团队仅有 约 11 人,却支撑起了一个日交易量动辄 百亿美元级别的平台。与传统金融科技公司动辄数百人的研发和运营团队相比,这一规模几乎不可思议。这种“小团队大产出”的模式也体现在财务指标上。根据 2025 年 8 月的社区统计与第三方研究,Hyperliquid 的 人均年营收超过 1 亿美元,总营收规模达到十亿美元量级,被称为“全球人效最高的公司之一”。这种惊人的人效不仅展示了团队的执行力,更体现出其底层系统的高度自动化与稳定性。订单撮合、风险管理、清算机制几乎完全依赖系统自动运行,团队成员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协议迭代与功能扩展,而非日常的维护与人工干预。这种模式降低了边际人力成本,使团队能够以最小规模实现最大化的市场覆盖。更重要的是,这种高人效并非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Hyperliquid 的撮合引擎与链上机制在多个极端行情中都经受住了考验,系统运行稳定,用户资产安全无重大事故。这让市场更加确信,即便是小团队,也能通过卓越的工程能力和机制设计,完成与传统巨头相媲美的交易基础设施。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

下一篇:没有了
« 上一篇
上一篇:练口语还能零撸空投?详解 a16z 领投的 AI 语音输入项目 Poseidon
下一篇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