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闻

a16z 重磅预测:Vibe coding 赢者通吃?

你有没有发现,AI 应用生成平台们正在走向一条与大家预期完全不同的路?很多人原本以为这会是一场血腥的零和游戏,大家会在价格战中厮杀到底,最终只剩一家独大。但现实却让人意外:这些平台不但没有互相厮杀,反而开始各自寻找差异化的定位,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中共存共荣。这让我想起了大语言模型市场的发展轨迹,同样出人意料,同样充满启发。

就在昨天,a16z的两位合伙人 Justine Moore 和 Anish Acharya 联合发表了一篇分析文章《Batteries Included, Opinions Required: The Specialization of App Gen Platforms》,他们对 AI 应用生成平台市场的观察让我深受启发。他们指出,这些平台正在经历与基础模型相似的分化过程,从最初的直接竞争转向专业化发展。这个观察让我重新思考了整个 AI 工具生态的发展规律,也让我对"万能平台"的迷思有了更深的反思。我一直相信"不存在一个万能的代码平台能统治一切"。现在有太多人在用 AI 构建应用,他们的使用场景极其多样化:原型设计、个人网站、游戏开发、移动应用、SaaS 平台、内部工具等等。一个产品怎么可能在所有这些领域都做到最好?

我的判断是,这个市场必然会走向细分。为美观落地页设计的消费级应用,绝不会和企业级内部工具构建器是同一个产品。前者需要 Spotify 集成功能,会在 TikTok 上爆红;后者需要 SOC 2 合规认证,要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卖给 CTO。这个市场足够大,完全能够支撑多家估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在特定使用场景中成为明确的第一名,专注于该场景所需的功能、集成和市场策略,这可能就是制胜之道。

PS:我自己最近下场创业,恰好做的就是垂直专业化的Vibe coding产品,已经快速close了一轮Pre-seed融资。如果有VC机构合伙人也比较看好这个方向,并且也有一些研究,欢迎加我微信(MohopeX)聊聊。我们也正在招募founding team成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结尾部分投递简历。

基础模型的启示:从替代品到互补品

回顾 2022 年的基础模型市场,当时几乎所有人都持有两个错误假设。第一个假设是,这些模型基本上是彼此的替代品,就像可互换的云存储解决方案一样。既然你已经选择了一个,为什么还要费心去用另一个?第二个假设是,既然这些模型是替代品,竞争就会迫使价格降到谷底,唯一的获胜方式就是收费更低。

但现实的发展轨迹完全不是这样。我们看到的是向不同方向的爆发式增长。Claude开始深入研究代码和创意写作。Gemini 在多模态能力方面独树一帜,能以低价提供高性能模型。Mistral 专注于隐私保护和本地部署。而 ChatGPT 则加倍努力成为任何想要最广泛、最有用的通用助手的人的"大本营"。市场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是持续开放:更多模型、更多样性、更多创新。价格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涨了。Grok Heavy 凭借其卓越的 AI 代码功能和病毒式传播的文本到图像模型,每月收费高达 300 美元,这在几年前对于消费级软件来说是闻所未闻的。


本文地址: - 蜂鸟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蜂鸟财经立场无关。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币市有风险、投资请慎重。

下一篇:没有了
« 上一篇
上一篇:BOB 公布融资金额已达 2100 万美金,Castle Island Ventures, Ledger Cathay Capital 等机构追加投资
下一篇 »

相关推荐